学习工作简历
1988年—1992年,在东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读本科,获学士学位。
1992年,在东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。1995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并留系任教。
1998年,于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。200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。
1996-1997年,任政治教育系研究生辅导员兼研究生党支部书记。
2000年—2004年,任政法学院社会学系支部书记,兼系副主任。
2005年7月—8月,参加第五期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,期满结业。
2004年9月—2009年7月,任政法学院哲学系及社会学系主任,兼任院长助理。
2009年7月—,随哲学专业转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。
2009年10月—,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。
主要科研方向
主要科研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、现代性社会理论。近年来侧重研究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理论、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处境等问题。
主要科研项目
1.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研究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,2009,参加人。
2.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命精神研究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,2008-2011,参加人。
3.现代西方哲学思潮,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,2008-2011,参加人。
4. 国家级“文史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”子项目,教育部、财政部,2009-2011,参加人。
5.当代中国哲学思维方式、价值理念与理论形态的创新研究,东北师大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,2008-2011,子课题主持人。
6.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当代形态,东北师大创新团队建设子课题,2007-2001,子课题主持人。
7.社会转型与理性观的当代发展研究,东北师大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,2001-2003,主持人。
8.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个性化趋向及其问题研究,东北师大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,2004-2006,主持人。
9.社会学专业自主性、研究型、课题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,东北师大教学研究项目,2005-2008,主持人。
10.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,东北师大高质量教材建设项目,2007-2009,主持人。
11.社会学专业探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,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,2006-2008,主持人。
12.当代哲学观变革与中国哲学发展的个性化问题研究,吉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,2004-2006,主持人。
13. 精神生活的现代性问题与精神家园建设研究,吉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,2011-2014,主持人。
14. 当代精神生活的物化问题及其批判,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,2009-2012,主持人。
15.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处境及其问题研究,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,2012-2015,主持人。
16.我们时代的精神生活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其他项目,2015年。
主要科研成果
学术论文:
1.庞立生,关于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,《教学研究》,2008年。
2.庞立生,社会学专业“自主性、研究型、课题化”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,《教学研究》,2006年。
3.庞立生,论邓小平思维方式的特点,《长白论丛》,1995年第6期。
4.庞立生,社会发展的动力、规律与形式,《东北师大学报》,1995年第3期。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。
5.庞立生 王艳华,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发展历程,《东岳论丛》,1994年第2期。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。
6.王艳华 庞立生,论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,《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》,2001年第1期。《广播电视大学学报》论点摘编。
7.庞立生,当代人类实践的合理性意识,《长白学刊》,2001年第3期。
8.庞立生 王艳华,人的生命的双重性及意义,《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》,2002年第4期。
9.庞立生,辩证法的生存意蕴,《东北师大学报》,2003年专刊。
10.王艳华 庞立生,论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,《新长征》,2003年第10期。
11.王艳华 庞立生,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塑,《长白学刊》,2003年第5期。
12.庞立生 王艳华,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,《东北师大学报》,2003年第4期。
13.王艳华 庞立生,哲学观的当代变革,《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》,2004年第3期。
14.韩秋红 庞立生,理性批判与人的启蒙——重读康德哲学的当代意义,《辽宁大学学报》,2004年第6期。
15.庞立生 王艳华,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文化反思,《新长征》,2004年第11期。
16.庞立生 韩秋红,辩证法的人学价值意蕴,《唯实》,2004年第5期。
17.枫叶 黎生(庞立生),康德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位现代哲学家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,2004年第1期。
18.庞立生 胡海波,哲学的个性与当代哲学发展的个性化问题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,2004年第1期。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》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。
19.韩秋红 庞立生,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的理性批判及其问题,《吉林师范大学学报》,2005年第2期。
20.韩秋红 庞立生 史巍,“现代西方哲学思潮”课程的教育价值,《中国大学教学》,2007年第5期。
21.庞立生 胡海波,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个性化问题的前提反思,《东北师大学报》,2007年第4期,《新华文摘》2007年第22期论点摘编。《中国哲学年鉴》(2007)论点摘编。
22.庞立生 王艳华,当代西方哲学与社会理论反思现代性的理路与趋向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,2007年第6期。
23.庞立生 王艳华,现代性的变革与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趋向,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》2008年第3期。
24.庞立生,现代性的变革与中国社会学理论形态的当代建构,《东北师大学报》,2008年第5期。
25.庞立生 王艳华,关于现代西方哲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,《中国大学教学》,2008年第1期。
26.庞立生 王艳华,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双重视域——哲学观变革与现代性问题,《东北师大学报》,2008年第1期。《新华文摘》2008年第9期全文转载。《中国哲学年鉴》(2008)论点摘编。
27.庞立生,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前景,《光明日报》,2008年3月25日。
28.庞立生 王艳华,精神生活的物化与精神家园的当代建构,《现代哲学》,2009年第3期。
29.庞立生 王艳华,转向生活世界的伦理学变革,《道德与文明》,2009年第2期。
30.庞立生,和谐现代性与当代中国精神家园的建构,《价值理念与精神家园》,吉林人民出版社,2009年。
31.庞立生,核心价值体系与精神家园的当代探索,《光明日报》,2009年10月27日。
32.庞立生,价值论研究应注重发现“中国价值”,《社会科学报》,2009年11月5日。
33.庞立生,伦理学如何转向生活世界,《光明日报》,2010年1月19日。《中国哲学年鉴2011》论点摘编。
34.庞立生,布迪厄与马克思:社会实践理论的契合与分野,2010年第4期。
35.王艳华 庞立生,当代辩证法的生存论态度与人文旨趣,《东北师大学报》,2010年第6期。
36.庞立生 王艳华,《当代精神生活的虚无化困境及其超越》,2010年第5期。
37.庞立生,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当代思想效应,《东北师大学报》,2011年第5期。
38.车红兰 庞立生,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:理论主题与思想路向,东疆学刊,2012年第2期。
39.庞立生,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自觉与精神家园的建构,《吉林师范大学学报》2012年第5期。
40.庞立生,充分彰显以人为本、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,《吉林日报》,2012年12月26日。
41.庞立生,体验之思与哲学的思想创新,载《哲学基础理论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。
42.庞立生,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处境,《哲学研究》,2012年第2期。
43.刘举 庞立生,人类命运的现实关注:马克思的需要观解读,《广西社会科学》,2013年第1期。
44.庞立生 刘举,消费社会的物化处境及其现代性批判,《理论月刊》,2013年第6期。
45.庞立生,现代性社会理论:经典传统及发展逻辑 ,《东北师大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 ,2013年第3期。
46.王艳华 庞立生,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:逻辑进展、问题省思及推进路径,《理论月刊》,2014年第9期。
47.刘举 庞立生,从文化变迁谈传统文化精神的瓦解与重塑,《天府新论》 ,2014年第2期。
48.庞立生,精神生活的现代处境及其文化自觉,《光明日报》,2015年10月12日。
49.庞立生,民族复兴的文化自觉与哲学憧憬,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》,2015年第4期。
50.庞立生,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价值自觉与文明憧憬,《东北师大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15年第3期。
51.庞立生 聂阳,马克思劳动理论的现代性批判意蕴——兼回应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批评,《天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5年第3期。
52.刘举 庞立生,历史解释的界限——韦伯对庸俗唯物主义者“经济决定论”的批判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,2015年第4期。
53.庞立生,世俗时代的信仰何以可能,《光明日报》,2015年02月11日。
专著:
1.《弘毅守正 笃行日新——丁克全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》,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4年
2.《当代精神生活的物化问题及其批判》,吉林人民出版社,2013年
3.《现代西方哲学概论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0年
4.《理性的生存论意蕴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9年
5.《当代西方社会理论与方法》,吉林人民出版社,2009年
6.《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》,吉林人民出版社,2007年
7.《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纲》**,吉林人民出版社,2005年
8.《哲学导论》*,吉林文史出版社,2005年
获奖情况
1.庞立生:《理性的生存论意蕴》,东北师范大学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,2010年。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,2011.
2.庞立生 曲波:《当代西方社会理论与方法》,东北师范大学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,2010年。
3.韩秋红 庞立生 胡海波 崔秋锁: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,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,2009年。
4. 韩秋红 胡海波 崔秋锁 庞立生: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课程改革,东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,2008年。
5. 庞立生:现代性的变革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形态的建构,吉林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暨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,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、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,2008年12月。
6. 韩秋红 庞立生 王艳华:《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》,东北师范大学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,2007年。
7. 韩秋红 庞立生:《现代西方哲学思潮》(网络课程),吉林省高校教育技术成果评比二等奖(网络资源类),2006年。
8.胡海波 庞立生 魏书胜:《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纲》,东北师范大学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,2005年。
9.胡海波 魏书胜 庞立生:《哲学导论》,东北师范大学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,2005年。
10. 胡海波 庞立生 魏书胜 涂良川:《哲学概论》(网络课程),吉林省高校教育技术成果评比二等奖(网络资源类),2004年。
11.庞立生,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构想,吉林省社会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,2001年。
12.庞立生,当代社会学的自我意识与价值承诺,吉林省社会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,2003年。
13.庞立生,社会学的本土化与东北社会学的东北意识,吉林省社会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,2004年。
14.庞立生,反思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个性化问题,中国哲学大会入选论文,2004年。